來賓: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科主任
清宮正骨第七代傳承人之一 于棟
20161122
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皇族們都是自幼習武,
甚至戰爭時期有很多皇帝會御駕親征,因此受外傷的機率是非常大。
為了給這些皇族治療外傷,
成立以治療外傷為主的醫療機構—綽班處,
逐漸形成了清宮正骨學派。
但是由於這些大夫所要服務的對像是皇親國戚,
為了不使這些尊貴患者在治療時太痛苦,
因此形成了“輕、巧、柔、和”的正骨手法特點。
在現代使用在慢性筋骨疾病上,
中醫上大致分兩類
筋傷 -> 理筋
骨病 -> 正骨、鬆解
一. 筋傷 -
什麼筋 - 筋束骨而利關節,
骨頭周圍的肌肉、韌帶、包含周圍軟組織都是筋的範圍。
當這些組織發生病變,就稱為筋傷 - 筋絡的損傷。
二骨病 - 骨性結構發生病變。
初期, 都是先出現筋結構出問題,而逐漸影響關結功能,演變成骨病。
筋傷若不即時處理,會產生出血、滲血、水腫、炎性細胞侵入等情況,
隨著組織修復,部份組織增生,形成筋結,筋結則是導致疼痛等不適的原因之一。
筋結可以存在於身體上任何有肌肉的地方,
筋結特點: 長期的筋節是偏硬韌的。
依不同部位可分為淺層和深層兩種
淺層筋結 - 在表淺位置,沒有太多肌肉層,所以容易觸摸到。
EX: 頸部前後側、斜方肌
手臂前後側、手腕
腳踝的位置都是淺層筋結位置。
不同筋結部位,產生不同的症狀。
只要能找到確實的相關位置, 經過簡單治療是可緩解的。
一. 頸源性頭痛緩解法
頸椎寬度的中線,約在耳後(頸椎橫突處),頭痛常出現位置在橫突上段處。
二. 手麻
頸橫紋中點,輕按前後上下推捋,找出筋結點
三. 頸椎引起的胸悶不適
轉頭,則可輕易找到胸鎖乳突肌,以食指和中指揉中下段, 心前區位置會疏暢些。
筋結易出現在鎖骨位置
揉動時, 可轉手腕即可 (轉手指易累), 有較硬的筋結, 可略加力道, 再輕揉, 交替使用。
二深層筋結
腰、臀、大腿前後側。
腰臀的筋結都可能影響腿的功能
大腿 - 髖關節, 膝關節
對深層的筋結, 需要多點耐心來尋找,
首先輕輕撥閞淺層肌群, 往深層探探, 四處摸摸, 找尋有感覺的位置或異常的結構, 就可能找到筋結點了。
腰背部筋結發生處, 可從交界處來尋找, 整塊的部份較不會有問題,
如同門會出現問題的地方是門軸, 較少發生在門板上
所以容易產生的點有胸腰交界及腰骶交界處
胸腰最常發生的位置在肋緣下方, 此處肌群集中, 容易勞損,
可在正中線 3-6 公分處, 仔細觸摸, 可感覺出兩側肌群的緊張程度不同
腰骶關節也是最常受傷的位置,
這裡是彎腰時, 受力最大的地方
另一個常出現的地方是脊椎兩側, 脊突兩側的位置是肌群和韌帶,
在這兩側條形的肌肉中, 也容易出現條索狀及硬韌的點。
使用手法 - 捋順法、彈撥法
捋順法 -用雙手拇指, 順著肌群方向, 在筋結點上捋順, 就是來回滑動。
彈撥法 - 拇指放在條形結構的側方, 拇指深按在筋結上來回地彈撥, 把它彈鬆, 可以手腕來彈動, 避免手指移動, 找不到筋結點。
現代疾病中,中老年人常因組織慢性損傷後,局部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
像筋結病變惡化後就會粘連於骨頭,使肌肉筋結與骨頭之間黏連形成關節粘連。
清宮正骨,緩解關節粘連的方法是鬆解法,
就是把身體中的骨頭與肌肉粘連的地方通過手法進行揉散、鬆解。
通過正骨手法,對關節因粘連而僵硬、張力過高者,起到鬆解粘連,潤滑關節的作用,從而改善局部營養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使變性的組織逐漸得到改善或恢復,減少骨關節疾病的發生。
一. 牽引揉捻法(減化版): 緩解頸部疾病
此動作適合頸項僵硬者, 一天做 1-2 次,
若有頸性眩暈的人, 不適合做此牽引, 須由專業人員操作
手法要點:
1. 雙手拇指置於下頜
2. 另外四指托住枕骨乳突處3. 手腕立起, 牽引頸椎, 向後微仰, 保法牽引力, 環狀轉動頭部數次 (動作輕柔)。
二、腰椎三搬法:
使用於腰椎粘連, 輕微椎間盤突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