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范志紅教授
味精不是化學合成品,它的化學名叫谷氨酸單鈉或谷氨酸一鈉,有很強的提味作用,這種東西肉裡有,麵粉裡最多,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在我們身體中也是存在的。現在製作味精則是用糧食中谷氨酸細菌發酵而來的,製作原理和醬油、醋是差不多的。
味精成份為谷氨酸單鈉或稱為谷氨酸一鈉
要放多少味精才是最鮮美呢? 0.5%是最能提鮮的量。
味精含鈉離子,3克味精就相當與1克鹽,因此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味精的是日本東京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發明的
有一天,池田教授正在進食晚餐,喝了夫人做的海帶黃瓜湯,覺得格外鮮美。好學不倦的池田猜測一定是海帶中所含的某種物質所致,就把剩餘的海帶帶進了實驗室,經過多次反復的化學分析,他發現海帶中含有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是它使菜湯變得美味可口。池田教授用小麥、大豆為原料來制取谷氨酸鈉,並投入工業化生產,正式向市場推出取名為“味之素”的商品,不久立即風靡日本乃至世界,這是味精的前身。
雞精並不是用雞肉熬製提取出來的,雞精的成分是味精、食用鹽、呈味核苷酸二鈉、酵母抽提物、澱粉、白砂糖、雞肉粉、香辛料、肌苷酸二鈉、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粉。
味精加了鹽才有鮮味,呈味核苔酸二鈉是增強味精鮮味的,可以提高20-30倍。
由於呈味核苷酸二鈉、肌苷酸二鈉,這些東西屬於嘌呤前體,因此雞精不適合痛風和高尿酸患者食用。
2克雞精相當於1克鹽,平時使用的時候也要注意少量。
自製味精的方法:將同等量的香菇、杏鮑菇、雞腿菇切片後烘乾,再打成粉即可把這種菌菇粉代替味精雞精來用。
做法:
1. 將三種菇以 1:1:1 的量切片。
2. 放作鍋內,小火烘烤,去除磨菇中的水份,約 15-20分,烘成酥脆即可。
(烘乾的杏鮑菇也可直接當零嘴食用。)
3. 打磨成粉即可。
4.完成的磨菇粉。
5. 用篩子過濾出較粗的顆粒,可用來做餃子餡,而細粉就適合做湯了
6.粉狀容易受潮,最好放入密封罐裡儲存。
低鈉鹽的成分是精製鹽、氯化鉀、碘酸鉀,也就是說低鈉鹽也是含碘鹽,但是其中一部分氯化鈉被氯化鉀替代,鈉的含量減少了。
普通的鹽吃多了會引起血壓高,而鉀鎂鈣都是有利於控制血壓的。所以對於高血壓的病人可以常吃低鈉鹽。正常人一天鉀的攝入量為2000毫克/天。如果每天食用6克低鈉鹽,攝入的鉀的含量是900毫克,比攝入量低多了,可以放心使用低鈉鹽。
可參考康健雜誌說明 - 低鈉鹽真的比較健康?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4623&page=1
雞蛋中含有碳酸鈣可以與醋中的醋酸反應產生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醋泡蛋確實是可以析出鈣離子,起到補鈣的目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