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小症狀健康大危機- 20160926養生堂筆記

備份視頻: https://youtu.be/3Q0KYqbas9A 

來賓: 曾小峰: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教授。
 根據研究, 霸王龍可能是得了關節炎類的疾病,導致了它的死亡,致病的蛛絲馬跡就在他的骨架化石上。



關節炎就是關節有腫和痛的症狀,中國有大約兩億的關節炎患者,其中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高發。
隨著人口老齡化,
骨性關節炎越來越高發,大約有1.5億患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約有500萬患者。
風濕性疾病是研究關節及周圍組織損傷,包括肌腱、肌肉,滑膜等損傷造成的疾病。
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關節炎雖然都有關節腫痛的症狀,但在發病機制,致病原因,症狀細節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治療上也是非常不同的。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於人老了之後,關節處軟骨磨損,退化,骨刺形成,導致的一種運動疼痛。
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人體自身的免疫性疾病。
外來病毒侵入體內,體內的免疫系統,通過B細胞、T細胞產生交互作用後, 

B細胞產生抗體,清除掉外來病毒。
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卻對自己的組織產生攻擊,導致自身組織的損傷。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承受著5D的困擾,
Discomfort- 痛苦
Disability - 殘疾
Drugtoxicity - 藥物中毒
Dollarloss - 經濟損失
Death - 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關節症狀的五個方面進行判斷,分別是:


那麼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在這五個方面有哪些不同呢?
1. 疼痛特點
類風濕關節炎 - 自身的免疫性疾病,靜息狀態下,疼痛仍然存在。
骨性關節炎是  - 退行性病變,在運動時產生疼痛

2. 患處感覺 -
 類風濕關節炎 - 軟。
 骨性關節炎  - 硬(因為增生骨刺等)
遠端指尖關節,近端指關節(遠近以和心臟的距離來區分)

3. 受累關節 - 大小關節都會產生這二種關節炎,但是

 類風濕關節炎 - 常見於小關節 ,而且以手為主

 骨性關節炎  - 常見於大關節,頸關節、髋關節等,負重的關節

4. 受累特點
 類風濕關節炎 -對稱,通常為二手
 骨性關節炎  - 單側


5.晨僵時間。
 骨性關節炎  - 短、小於 30 分
 類風濕關節炎 - 長,大於一小時
二種的對照如下,但是參考對照,醫學上是沒有絕對的。

冷熱敷不會治療疾病,但可以減少症狀,降低痛苦。
當急性疾狀出現時,關節紅腫熱痛,冷敷可以減少痛苦。
日常護厘時,可以熱敷
高發危險人群
骨性關節炎  - 50 歲 (60歲以上有 50%有問題)
類風濕關節炎 - 30-50 歲

男女發病比:
骨性關節炎  - 男:女 =1:1
類風濕關節炎 - 男:女 =1:3

危險因素
骨性關節炎  - 肥胖
類風濕關節炎 - 抽煙

關節保健操:
預備動作, 坐直, 目視前方

1. 用下巴找前胸,維持 2-3 秒後,回原位
2. 閉上嘴巴向後仰,維持 2-3 秒後,回原位
3. 左耳找左側肩膀維持 2-3 秒後,回位

4. 右耳找右側肩膀維持 2-3 秒後,回位

5. 雙手置於後腦,舒展到最大幅度,維持 2-3 秒後,回位

6. 平舉右手後,畫圈,畫小圈、畫大圈、畫滿圈

7. 左側畫圈

手指運動 
1. 拇指與其它4指對一下

2. 用力握拳,
力力展開

腿部運動, 
上身保持直立,才有效果
1.  抬腿,腳尖向前繃,維持 2-3 秒
向後
完成後換腳
2. 向外, 維持 2-3 秒

膝關節:
坐下, 抬起腳後, 勾腳, 維持 2-3 秒後,回位, 換腳
 踝關節
以足根為支點,勾腳背
然後腳尖向下,也可以轉轉圈

最後做做腳趾運動
屈曲、伸直,併攏、展開。

每個動作可做 5-10 次,通過這些運動簡單易學,可以從上到下鍛煉我們身上的關節,加強肌肉的力量,鍛煉我們關節的功能,特別適合老年觀眾在家練習。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