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程凱 程氏針灸第四代傳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20151026
身體肌肉和內臟間有有隔膜 - 腹膜 (壁層和臟層)
“銀針院士”程莘農提出了“程氏三才法”。
代表皮膚層次的天部、代表肌肉層次的人部及代表筋骨層次的地部。
天在上面就是淺、人在中間、地是深,即“淺、中、深”。
而腹膜為天部-即淺層, 刺激腹膜, 有增加代謝作用。
一、顫腹法
腹膜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代謝,而代謝不好的人也會在腹部有症狀表現。
1. 用手觸摸感覺腹部溫度。
若肚臍周椲較涼 - 代謝不好的表現。
女性如果兩側較涼, 卵巢功能比較不好。
2. 用手當按壓感覺有繃緊
3. 壓下後小範圍轉圈, 找節點。(越胖的人, 力道要越大)
最胖點在肚臍上往外往下處, 若躺著時, 有隆起, 表示有代謝紊亂。
即在外陵、大巨穴處
可將虎口置於肚臍下方, 如下圖, 就可包含所要穴位,
上下振動, 刺激, 連續至少 5 分鐘, 可左右手交換做。
二、振腹法
主管吸收功能-小腸, 增加力度, 可刺激小腸蠕動, 提高吸收能力。
氣海穴位下方是小腸
氣海 - 肚臍正中央下, 二指幅, 此處按壓用振腹的方法
振顫法: 仰臥在床上。
雙手交疊, 放在氣海穴處, 垂直向下用力
肚子很快發熱
三、抖腹法
肚臍往上45度三指幅處, 滑肉門 (主管情緒,可緩解抑鬱。)
用食, 中, 無名三指, 往下壓後, 做左右抖動可用手臂帶動, 比較省力。
20151027 強腰背
腰背痛是現在很多中老年都有的症狀,這種症狀很多是因為年紀大或者過於勞累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等肌肉損傷,中醫叫做筋傷。如果筋傷不及時緩解就會加重甚至引起各種骨性病變。
對於疼痛點若能找到繩頭, 就能簡單的解決。
繩頭有:
委中穴是中醫針灸臨床中常用來緩解腰背疼痛的穴位。
膕橫紋中點為委中穴, 但在此範圍都可能出現陽性反應點, 有觀察最凸點, 或觸壓最硬點, 找出最適位置。
可用刮板與皮膚45度角,
由上往下刮
也可用手指先點揉, 再彈撥。
按摩手法, 從上到下, 由輕到重
委中刮合陽(頸)到承筋(腰), 承筋以點揉方式(輕), 承山(腰部)可再重一些點揉。
天部頸項對應的穴位是合陽穴,人部肩背對應的是承筋穴,而地部腰對應的是承山穴。

委中到合陽用刮拭, 承筋到承山用點揉, 越下面壓越深, 力道越大
20151027養生堂視頻和筆記:程凱,程氏三才法,筋傷,委中穴,合陽穴
本集介紹疏肝利膽的穴位,可以緩解腿部肌肉痙攣的穴位。
人體腿部外側也分為淺、中、深三層,其中淺層刺激的是腿部筋膜層。在如果您右側小腿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發現有血管怒張,點按時有結節及疼痛感,並且伴有口苦、脹氣、反酸的現象,提示我們出現了肝膽方面的問題。
因為肝膽在右側, 因此檢視肝膽反應點時, 需從右腿來找尋。
足厥陰肝經關係到前陰部症狀如排尿問題, 白帶異常, 陰部搔癢症狀
足少陽膽經 -
陽陵泉和膽囊間是肝膽出現陽性反應的部位。
陽陵泉是利肝, 膽囊穴是利膽
刮陽陵泉到膽囊, 單方向-從上到下刮。
陽陵泉又稱 "筋會"-即身上的筋會聚的部位
髂脛束-提供支撐、運動、保護的作用, 這肌肉常是緊張的, 會造成膝關節外側庝痛或損傷,
陽陵泉就在髂脛束的止點上, 也是小腿肌肉群的起點, 也就是上下肌肉群的交界區, 所以稱為筋會。
可用點穴杵, 用垂直髂脛束的方向, 彈撥, 來緩解緊張的肌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