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

小小整理網站 SMALLCOLLATION

人體內只有無性生殖
貓體內可行無性或有性生殖
豬是人的重要感染原
診斷
血液或體液分離弓形蟲之活動體:Tachyzoite胎盤分離弓形蟲:後天性
接種診斷:將懷疑病人的體液注入小白鼠,測antibody化學組織染色、免疫組織染色
Sabin-Feldman
染料試驗
IgG
抗體測試為陽性-->IgM
high positive
:感染時間為最近3~6個月
low positive
:則感染時間為最近2
negative
,則為2年以上之前感染
 ===============================================

 弓漿蟲檢驗記錄~
有關弓漿蟲(Toxoplasmosis)的醫學資訊
弓漿蟲的生命週期很複雜﹐分胞囊(cyst),卵囊(oocyst),及增殖型(tachyzoite)3個演進時期。
當一些中間宿主如鼠類及雀鳥吃了弓漿蟲胞囊(cyst)﹐就開始了感染的CYCLE﹐
這時如果貓獵食了這些中間宿主﹐就會受到感染﹐貓是最終宿主。中間宿主還包括了溫血動物﹐如豬﹑牛﹑羊等。
人受到弓漿蟲的感染﹕
初次受到感染後﹐弓漿蟲通常都會以不活躍的方式永遠留在人類內﹐而大部份的人都不會出現特別症狀﹐身體差的人或會有以下症狀﹐症狀約會維持數日至數星期不等﹕
a:疲倦
b:肌肉痠痛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
但免疫力差的人﹐則有機會會﹕
a:發燒
b:淋巴結腫大 
嚴重些的情況(如免疫力不足的人)﹐會有﹕
c:肌肉關節疼痛和精神神經系統症狀,如腦膜炎、腦炎、癲癇、精神錯亂...等
d:眼睛方面的毛病,如視網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繼發性青光眼...等
e:心包炎、心肌炎...等病症
臨床症狀分﹕
急性型:一般臨床上為高熱(41~42℃),呼吸呈促迫或困難現象、食慾廢絕、體表(耳、鼻端、頸、臀、下腹、內股、肢端)呈紫斑、便秘、淋巴結腫大,有鼻漏、眼屎、咳嗽等症狀,原蟲血症(Parasitema)由全身淋巴腺及肺、肝可檢出增殖型原蟲,色素試驗(Dyetest)呈陽性。
亞急性:多為混合感染,其症狀極為複雜與併發之豬瘟、豬丹毒和寄生蟲等疾病同時發作,呈種種症狀而缺乏本病特殊症狀。唯由腦、肺、肝、涕布腺等可檢出增殖型原蟲偽囊胞(Pseudocyst),皮內反應轉為陽性,血液檢查,血清反應等亦均呈陽性。
慢性:發育不良,眼疾、死流產等為其主要症狀,可由腦、肌肉中檢出囊子型原蟲。
無症狀感染:佔感染豬之80%,為本病感染的主要根源,健畜之中混有患畜,常可傳染於健畜,且患畜為牝畜時,成為先天性感染,由軀幹肌、橫膈膜等處可檢出Cyst型原蟲,以本病原蟲感染抗體行皮內及血清反應時呈陽性。
先天性感染係由母體之胎盤、產道、初乳而感染引起死產、流產,大部分係初生兒之中樞神經性疾患,如肺水腫、腦石灰化或引起神經運動障礙。
此外﹐亦可從病狀﹑病歷的資料等協助斷症﹐針對病狀﹐可使用以下診斷方法﹕
(1)放射性診斷(radiological)﹐如X-光
(2)血清學診斷(serological)﹐如血液測試
(3)組織學診斷(histological)-抽取組織化驗

針對不同的症狀而有不同療法﹐一般的抗弓漿蟲藥是口服的pyrimethamine(100mgD1,then50-75mg:每日)﹐加上sulfadiazine(4-6g:每日)﹐至少服用6個星期﹐還有Folinicacid10-15mgqd﹐Clindamycin(300-450mgqid)可代替sulfadiazine﹐研究指出pyrimethamine加sulfadizazine的效果比pyrimethamine加clindamycin好。

服用抗弓漿蟲藥﹐會有機會出現以下副作用﹕
A:貧血(anemia)
B:出疹(skinrash)
C:肚瀉(diarrhea)
D:嗜中性白血球


=================================================================
孕婦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 2014. 3. 30.賴錫鉅
    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是一種細胞內的寄生原蟲,可以感染大部份的冷血和溫血動物,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貓科動物是最終宿主。

1. 弓漿蟲病必須靠血清抗體檢測來診斷,主要測的是IgG及IgM兩種抗體
2. IgM在感染後5天開始上升,並在1至2個月內上升至最高點,隨即快速下降,少數患者仍然可以在數年內測得到IgM,有3%的患者甚至終生都測得到。
3. IgG在感染後7到14天開始上升,約在3至6個月達到最高點,通常終生可以被測到,代表意義為曾經被感染過
4. 鑑別診斷:
    *IgG及IgM皆為陽性:表示最近感染或偽陽性(代表事實上非陽性,但被誤以為陽性)。
     如何判斷是最近感染或是偽陽性?
    在2~3週後重測一次IgG及IgM,如果IgG抗體濃度測定(titer)上升四倍以上則表示是最近感染。
  *IgG為陽性,IgM陰性:表示曾經感染過,目前是健康的
  *IgG陰性,IgM陰性:表示從未感染過

5. IgG親和力檢測(IgG avidity test):如果avidity(測量的有效程台)很高(很高代表是好的),則表示至少感染5個月以上了,感染時間越久,其值越高,也越安全。

Toxoplasma gondii-IgG:  數值大於3即為陽性 (數值高, 表示感染時間久, 越安全)
Toxoplasma gondii-IgM: 數值大於0.6即為陽性




=====================================================================
弓漿蟲感染的正確與錯誤知識

弓漿蟲感染的路徑:(1)吃下未經充分煮熟的牛肉或豬肉;(2)存在貓糞便內的弓漿蟲卵子,進入人類腸胃道;(3)懷孕時經胎盤感染胎兒。
人類一旦感染到弓漿蟲,大部分都不會有症狀,少數會覺得疲憊、肌肉痠痛、淋巴腺腫大,接著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所以經過一次感染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再有活性感染。養寵物貓的人身上,最常見存在保護性抗體;而且具有弓漿蟲保護性抗體的女性懷孕時,就不會經胎盤傳染弓漿蟲給胎兒


健康猴弓形蟲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心盲眼將盲的外科工匠

眼弓漿蟲症該如何改善


台灣維基-眼弓形蟲病



弓形蟲互動百科

弓形蟲是西醫的叫法,中醫叫三尸蟲。
西方1900年Lave ran首先在麻雀身上發現,
1908年由法國學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北非剛地梳趾鼠的肝脾單核細胞內發現,因其滋養體形似彎弓且在剛地發現,命名為剛地弓形蟲。
以後世界上的科學家們陸續在不同地區,不同動物身上都陸續發現了弓形蟲。

科學家們,幾乎調查了世界所有動物,哺乳、爬行、魚類、鳥類、昆蟲、包括寄生蟲-蛔蟲等都能感染。又調查了世界所有人種,發現無論黑人、白人、各種人種都能感染弓形蟲。
並且創造了21種化驗方法,因為弓形蟲是細胞內寄生蟲,尤其是檢驗人體更為困難。
又實驗了所有西藥,證實了沒有殺死弓形蟲的藥物,希望寄託在中藥的開發上。

1995年我國孫寶江發明了弓形蟲檢測儀(打破細胞法)檢測弓形蟲,使弓形蟲的檢出率為99%以上,1996年公開了其所發明的治療藥物。
1998年大慶市防疫站2月—7月曆時5個月用弓形蟲檢測儀器對轄區5區4縣做了普查,感染率為96.7%。
一般認為寄生於人體的弓形蟲只有一種,
1999年中國醫大史俊岩指出按基因組可分為RH、BH、PP三株;
12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全國醫藥衛生行業二十一世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孫寶江提出將弓形蟲的防治工作納入醫藥衛生的戰略計劃。
建議:(1)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弓形蟲全科醫院;
         (2)在全國以至全世界,逐步推廣弓形蟲的防治工作;
         (3)把弓形蟲的檢疫納入傳染病檢疫範圍;
         (4)提倡孕前檢查弓形蟲;
         (5)提倡腦力勞動者加強對自己大腦保護意識。
2008年6月28日孫寶江在全國中西醫結合預防治療弓形蟲大會上公佈了弓形蟲的檢測標準及臨床康復標準。
 
任何動物食入弓形蟲的包囊,卵囊或活體,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蟲病。
貓科動物的糞便中,常帶有卵囊。可以污染草原、牧場、蔬菜、水果等。
貓的身上和口腔內常常有弓形蟲包囊和活體。直接接觸貓易受感染。
狗的身上和口腔內常有包囊或活體,養狗的人不小心可能感染。
其他家畜、家禽,
如:雞、鴨、鵝、豬、牛、馬、羊等動物體內有時帶弓形蟲包囊和活體。
因此食用肉、蛋奶也可能感染。
魚肉體內有時也有弓形蟲包囊或活體。
魚也是一個傳染源,另外某些吸血昆蟲,叮咬人時也可以感染。

懷孕婦女,可以把弓形蟲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患弓形蟲病的婦女,在懷孕期如果有血播期(即弓形體、燕形體、尖形體活動)胎兒一定被感染。所有胎兒80%為隱伏性的慢性弓形蟲病患者,攜帶終生。
還有一部分成為多病型體質,實際是多病型弓形蟲病患者。
很少一部分成為死胎畸形、弱智。
在哺乳期,因嬰兒成為帶病免疫者,所以儘管母乳中帶有弓形蟲,嬰兒並無大礙,每餵一次奶,便接種一次活疫苗。嬰兒可以照常發育成長。一個患弓形蟲病的婦女,無論生幾胎,只要孕期或哺乳期有過一次血播散,一定會傳染給胎兒或嬰兒,但症狀輕重不一。
    患有弓形蟲病的婦女,在月經期弓形蟲活動最強烈。婦女所排的月經裡面含有大量的弓形蟲包囊,是一個不小的傳染源。決不應忽視。

    另外,患弓形蟲病人的尿液中,唾液中、眼淚中、鼻涕中、男人的精液中、有時帶有弓形蟲包囊。人類通過性行為可以互相傳染。
                                                         
1985年世界抽樣調查報告(抗體法)美國感染率為84%、法國為90%,危地馬拉為94%。
1998年大慶市防疫站用弓形蟲檢測儀器(打破細胞法)對轄區工人、農民、學生、機關工作者等總計30000人做了普查,感染率為96.7%。

弓形蟲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弓形蟲病又可分為:急性感染;慢性弓形蟲病急性發作;爆發性三個類型。
慢性弓形蟲病可分為;隱伏型;多病型;無病型三個類型。
    (一)急性弓形蟲病
     1、急性感染:
    重型急性感染少見。可出現全身症狀。體溫可上升到40攝氏度或更高伴有寒顫。呈馳張熱或稽留熱,持續2- 3週,隨體溫上升,急性症狀加重,頭痛劇烈,全身肌肉疼痛以眼部和背部疼痛為甚。面部潮紅眼球結膜充血、出現神情滯呆、無欲狀態、還可出現嗜睡、昏迷或狂躁等精神、神經症狀。食慾不振,腹瀉或便秘。病情經過較嚴重,可造成死亡。有的患者可出現斑疹,麻疹樣皮疹,紅斑結節性皮疹,可持續兩週,有的可留無色栗粒小疹,或紫褐瘢痕,數十年。也可出現淋巴結、肝、脾腫大。常伴有腦膜腦炎、肝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可導致死亡。有的患者出現視網膜炎、脈絡膜炎。急性感染是全身的,受損部位可以是全身的,也可以是某一器官或某幾個器官。
輕型急性感染,全身症狀不太明顯,類似一次感冒,或一次急性胃腸炎。

     2、慢性弓形蟲病急性發作
    慢性弓形蟲病急性發作,其症狀和急性感染大致相同。只是因患者大多有免疫,因此症狀大都不太重。有些患者是先天弓形蟲病。初次感染是在胎盤內發生的。急性發作有的屬於重複感染;有的屬於體內原有的弓形蟲週期性活動,或某種原因宿主免疫力下降,弓形蟲突然活動。
急性弓形蟲病,除少數死亡外,全部轉為慢性弓形蟲病,弓形蟲在人體內潛伏下來,以破壞大腦和心血管系統為主的周期性活動,伴隨宿主終生。
     3、爆發性
    當免疫受到抑制時,或患有腫瘤、白血病、艾滋病、或慢性弓形體病晚期等病時,患者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可導致弓形體爆發,引起死亡,此為爆發型。

    (二)慢性弓形蟲病
    慢性弓形蟲病亦稱《糊塗蟲病》患者不知自己有病。認為天生智不如人。週期性發病,或條件變化就有病的現象,也不認為自己有病只認為自己體質弱。
    弓形蟲初次感染後,身體形成免疫,使弓形蟲處於緩殖狀態,或中殖狀態。包囊或假囊並非靜止。仍可緩慢吸收營養,進行緩慢繁殖。一旦有條件,包囊或假囊不失時機地破裂從寄生態轉變成致病態,在侵入新細胞。尤其是大腦,其次是心臟和眼睛。這三個部位,抗體不易達到。弓形蟲在這三個部位的緩殖速度比其他組織要快一些。所以這三個部位弓形蟲的數量最大。80%的弓形蟲集中在大腦。

     1、隱伏型
    慢性弓形蟲病,大都以此型出現。此型病對人類危害最大。由於弓形蟲的緩慢繁殖,大腦和心臟逐年受到破壞,患者的智力和壽命,遭到嚴重的損害。
    此型病人,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時周期情緒波動。有時心臟突然停一下;有時心律不齊。但條件好時亦無此症狀。有時表現輕微的神經衰弱症狀,心情不舒暢,不治自愈。但腦力逐年下降。到中老年後,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甚至丟東忘西,最後腦萎縮,伴心血管疾病。
     2、多病型
    此型病人中,有一些人由於先天感染,免疫系統受到較大破壞或由於營養不良等原因(多見婦女和兒童)體內的弓形蟲,除以包囊形態存在外,還以假囊形態存在。假囊破裂速度比包囊破裂速度快,並可以不定時地釋放中殖體。使患者經常發病。單一器官,或同時幾個器官發炎。多年來反反复复,病情逐年加重。身體逐年衰弱。也有少數人身體逐年好起來,但大腦和心臟逐年衰退。
    此型臨床表現:
     1)發熱:發熱程度及持續時間不一定。
     2)皮疹:常見的皮疹有斑丘疹和出血性皮疹。
     3)胃腸道症狀:可發生嘔吐,腸鼓氣,頑固性腹瀉,粘液血便,也可有類似胃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闌尾炎,結腸炎等症狀。
     4)呼吸系統症狀:可發生肺炎,支氣管炎。
     5)黃膽性肝腫大,有類肝炎症狀。出現黃膽,輕者也可無黃膽,肝功能化驗可改變,肝腫大,脾亦可腫大。
     6)神經系統症狀:頭疼、頭暈、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抽搐、癲癇、麻痺等。
     7)心血管:心肌炎,心包炎,心律不齊,早搏,心絞痛,血壓不正常,血栓,血管炎等。
     8)淋巴結腫大
     9)體腔積液
     10)水腫
     11)貧血
     12)尿路感染,尿中出現紅細胞及管形
     13)也可引起腎小球腎炎
     14)可引起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刺,弓形體可以破壞骨髓,引起造血系統疾病。也可引起頸椎病,腰間盤突出。
     15)破壞肌肉,引起肌肉炎,腰肌損傷。
     3無病型
    此型病人臨床表現為神經系統病症為主。有明顯的癡呆,反應遲鈍,智力不全;或有精神症狀;或精神分裂症。由於大腦反應遲鈍,細胞自身免疫不受大腦控制,這時身體表現健康,腦CT可見腦萎縮,和大面積鈣化。
此型病人不承認自己有病,甚至有的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所以叫做無病型。所有由弓形蟲引起的精神病人,全屬此型。
                         

診斷方法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一)印象診斷
    弓形蟲病雖然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症狀,但是亦可根據病理學特點作出初步印象診斷。
     1)弓形蟲在人體內80%寄生於大腦,其次是心臟,再次是眼睛,再次是其他器官。
     2)因為它是寄生蟲,所以患者的病情多半是慢性的,只有急性感染或急性發作,才有急性症狀並以營養失調和中毒症狀表現為主。
     3)週期性繁殖的特點
     4)任何藥物都不能殺死的特點
    所以:
     i)凡是腦病,心髒病、眼病都應懷疑此病,如頭痛、頭暈、癲癇、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兒童多動症、恐懼症、強迫症、近視、視網膜炎、心血管疾病等。
     ii)長期治療,反反复復發作的其他病應懷疑此病
     iii)週期性發作的病應懷疑
     iv)經常吃藥也不好的病應懷疑此病
     v)免疫受損的病人,如癌症等應考慮弓形體爆發。
    (二)化驗診斷
    在作為印象診斷的基礎上,可以化驗,化驗方法上個世紀國外已有21種。我國孫寶江先生的化驗法:
採末梢血,做血圖片,送弓形體分離器
     1)每片只要找到1個弓形體,即可斷定患者為弓形體血播散。
     2)中殖體每片查到1個即定為中殖體播散,越多病越重.
     3)緩殖體,一旦發現往往多到不計其數,即定為緩殖體播散。
     4)沒有三種活體,發現抑制體病情受到控制,向好的方向轉化,但時刻存在發作的可能。
     5)前四種全無,只有防護體和包囊時無病反應。
     6)前五項全無定為無弓形蟲病。

                             
治療方案
可以抑制弓形蟲的西藥有:乙胺嘧定、磺胺、四環素族藥物、螺旋黴素等。只能抑制滋養體的繁殖速度,對包囊無效。
中藥組方的抗弓製劑對各種形態不同毒株的弓形蟲,均有良好的驅除效果。
    弓形蟲病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忌用免疫抑製劑和激素防止弓形體播散。
     2)慎用鎮靜劑,止疼劑,以免掩蓋病情。
     3)不可先用補藥。
     4)不可亂用補品。補藥和補品,可以使病症暫緩,是因為寄生蟲特點就是使營養失去平衡。增加營養,症狀自然緩解,但弓形蟲也得到了充分的營養對病情不利。目前市售補品,補藥,保健藥,人吃了之後都感到好,因為裡面有補藥和鎮定劑的成分。雖當時感到有療效但長時間用下去,弓形蟲越來越多,終有一天,患心血管疾病或腦病而造成不良後果。
    (二)對症療法
    弓形蟲破壞組織產生一系列病症,在殺蟲同時應給於有效的對症治療。
    (三)訓練療法
    根據患者的體質情況,令其應用相應的體育鍛煉,以增強抵抗力。
    (四)精神療法
    在殺滅弓形蟲的同時相應的給於精神上暗示,或誘導,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四種療法應配合使用才可收到好的療效。
                             

致癌性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弓形蟲在人體內,以寄生態和致病態交替活動。主要寄生於細胞內。致病態的弓形蟲有時破壞細胞核,有時穿透細胞核,直接破壞染色體的排列,造成細胞的變異。另外弓形蟲的寄生不斷的向細胞內釋放毒素和溶酶,也可以使細胞染色體產生變異,如果人體清除變異細胞的速度小於產生變異細胞的速度時,人便會產生良性或惡性腫瘤。
雖然細胞的癌變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弓形蟲寄生可以引起細胞癌變這一點是肯定的。

                           
免疫規律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人體對弓形蟲的免疫規律:當弓形蟲侵入人體細胞後,體液免疫並不生成(免疫遲後),弓形蟲在細胞內大量繁殖,幾天后細胞破裂,播散大量弓形體,造成危害。這時免疫系統啟動,生成大量免疫細胞和IgM抗體,這時用抗體法可以檢出IgM抗體增高。從弓形體侵入細胞到細胞破裂(播散)這一段時間裡體內有弓形蟲無抗體。隨著弓形體被大量免疫細胞吞噬和被IgM抗體殺死。從細胞破裂到弓形體全部被消滅,這一段時間裡化驗檢查既有抗體又有弓形體。繼而弓形體在免疫細胞內繁殖,但繁殖速度大大降低(因被IgM抗體消毒過)。從弓形體全部被消滅開始化驗,有抗體沒有弓形體,這一段時間持續很長。因為沒有弓形體IgM抗體逐漸消失,這時檢驗,沒有弓形體也沒有抗體,繼而因為沒有IgM抗體,弓形體在細胞內又繁殖了一定數量,弓形體又開始播散,這時檢驗有弓形體,沒有IgM抗體,播散的不只是弓形體,還雜有燕形體、小體等,再過一段時間由於弓形體、燕形體、小體造成了危害,身體又開始啟動免疫系統,又重新產生IgM抗體,弓形蟲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的寄生在人體內,也就是以寄生態和致病態交替活動,數量逐年增多。
                             

感染率高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弓形蟲的感染率極高,1985年調查報告美國感染率為84%、法國為90%、維地馬拉為94%。因為千百年來沒有引起醫療界的重視此病得以廣泛流行,造成了世界性的感染。
                             

認識的誤區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很多患者都會不由自主的認為既然弓形蟲是寄生蟲,就像蛔蟲絛蟲一樣,是肉眼可見的,可以考慮用常見驅蟲藥殺死,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弓形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蟲,為球蟲亞綱,真球蟲目,等孢子球蟲科、弓形體屬。其大小遠小於真核細胞,一個細胞內可寄生少則幾個多則幾百過千的數量。所以說靠肉眼是不可見的,必須在高倍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治療弓形蟲的藥物方面,已經證實沒有有效的西藥可以治愈弓形蟲病。
    很多醫生認為弓形蟲病沒有特異性,其實弓形蟲病的特異性是以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為主的,輕的時候睡眠中手或腳突然抽動,嚴重些會有神經衰弱;疑病症(查不出病因);多動症;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病症;
   還有部分醫生認為感染弓形蟲後很快會生成抗體,不再感染,這是絕對的錯誤;弓形蟲寄生於有核細胞(白細胞)免疫細胞內,直接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不可能不治自愈。
                             

預防榮譽共建機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編輯
弓形蟲病的預防分為非免疫病源感染的預防和免疫病源感染的預防。
    一、感染源與免疫
    1.非免疫病源:弓形蟲的卵囊、包囊和滋養體,沒被消毒便進入人體,稱為非免疫病源。它的毒力極大,活力和繁殖力也極強。
    2.免疫病源:弓形蟲的卵囊、包囊和滋養體被消毒後進入人體,稱為免疫病源。它的毒力小,活動力小,繁殖力也弱。
    二、非免疫病源感染的預防
    由於飲食或其它原因,大量非免疫病源進入人體內,造成非免疫病源感染,如果被感染者以前沒有感染過弓形蟲,這便是初次感染,由於體內不能很快生成抗體,會造成極嚴重的病症和後果甚至死亡。對於非初次感染的免疫低下者同樣造成不良後果。如艾滋病患者,癌症晚期等,這種情況當前少見。
    但因大多數人都是弓形蟲帶虫者,形成帶虫免疫,被感染後很難出現初次感染的症狀。
預防方法是:
    1.避免與貓、狗等動物的親密接觸。
    2.避免動物尤其是貓的糞便污染水源,蔬菜等。
    3.要熟食、不生食動物性食物。
    4.廚房裡要生、熟食品分離,生、熟食分別加工,如用兩塊菜板,兩把刀具等。
    5.飯前便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6.婦女月經期對經血應很好的處理。
    三、免疫病源感染的預防
    過去一向認為弓形蟲滋養體56℃滅活,只要熟食就不會感染弓形蟲,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熟食照常會感染弓形蟲。只不過是慢性感染,症狀較輕微,再加上潛伏期長,使人們不易察覺。要想做到預防慢性感染就要有一整套的預防手段。
    預防弓形蟲慢性感染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是當前怎麼辦?第二是長遠根本上怎麼解決?
    1.是當前首先我們要從飲食上著手,要改變人們的理念,動物性食品中弓形蟲感染率很高,儘管熟食也會照常感染,可是我們又不能沒有動物性食品。所以暫時先擇用以下的方法控制慢性感染:
    2.購買動物性食品時應注意挑選。
    3.食用動物性食品應有節制,最好不要每天都吃動物性食品。
    4.食用動物性食品時都要加服防護劑。
第二是長遠預防措施:弓形蟲病是世界性傳染病,弓形蟲普遍存在於大自然中,要想徹底消滅談何容易。這是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事情。要解決動物性食品不被弓形蟲污染,首先要生產無弓形蟲的肉用動物,難度很大,但也不是不能實現。首先要建立試驗養殖場,從一點開始突破;要培養建立為驅除弓形蟲事業而努力工作的專業技術隊伍;逐步生產無弓形蟲的動物食品;在食品衛生檢疫標準中增加弓形蟲檢測標準,只要全人類加強重視,共同努力實施,希望是會得到實現的。
榮譽共建機構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因
弓形蟲
青島澤生弓形蟲病研究所孫寶江所長經過40多年的研究,發現了弓形蟲在人體的活動規律,創立了醫學定理。揭示了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神經官能症等多種不明病因的疑難病與弓形蟲的關係 詳細>>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榮譽共建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